绿碳神州云·威士丹利

新闻资讯洞察行业发展,掌握最新资讯

绿碳神州云 | TCO平价“追逐战”

作者:威士丹利发布日期:2024-09-24529 人已读

要想厘清新能源商用车补能基础设施建设背后的核心逻辑,就要归回商用车的本质。

一个业内共识是,商用车的属性仍是生产资料,是用户赖以生存的赚钱工具,TCO(整体拥有成本)是最受关注的决定因素。TCO包含了购车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处置资产能得到的残值。只有与传统燃油商用车实现TCO平价时,新能源商用车才真正具备了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补能基础设施,正是影响商用车‌运营成本的关键度量衡

与乘用车相比,商用车行业大都奉行“兵贵神速”,信仰“时间就是金钱”,其使用强度大、续航要求高,补能需求频繁,运营属性更强,普遍对高效补能技术需求更迫切。当前,商用车充电桩功率基本为120kW-300kW,主流商用车型电池包容量超过280kWh。简单计算不难发现,45分钟以上的充电时间会挤占商用车实际营运时间,进一步压缩商用车利润空间。


研讨会上,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茂建还指出,在商用车中,体积较小的4.2米的箱货或小物流车,可以去公共场站充电。但不能忽视的是,体积更大的重卡等车型充电难问题更为严重,仍面临充电速度慢、专用充电场站不足等问题。


因此,有分析认为,随着电池价格的不断下降,“购车贵”对商用车新能源化的阻碍将逐渐减小,“补能难”或将成为影响商用车转型的“阿克琉斯之踵”。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充电桩建设数量达到1024.4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312.2万个,其中直流桩占比超过45%。但把这个数据拆解开来,120kW以上的公共快充桩占比仅为17%,无法有效满足商用车的补能需求。从换电的角度上看,我国已建成换电站3772座,商用车换电站建设运营以国电投为主,目前建设数量超过700座。


事实上,“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不足,充电效率低”,只是新能源商用车补能面临的问题之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峰认为,目前商用车补能设施在“充电设施建设成本高,土地使用受限;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兼容性差;大功率充电设施数量不足,充电效率低,充电电价上涨,服务费用不透明”等方面仍存痛点。因此,如何持续完善补能基础设施网络,成为促进商用车向新能源转型的核心任务之一。

威士丹利是领先行业的绿色低碳数字化领域的推动者、服务商,提供软、硬、服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历时两年多完成的绿碳神州云·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拥有能耗在线监测九项标准、碳排放监测方法 与系统等20项发明专利。不仅可以接入各类能监测仪表、直接对接省市数据中心,打通平台与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还可以实时监测碳排放数据,实现能效诊断,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追溯性,可信度,防止数据虚报造假。每一项技术成果都展现了威士丹利在推动社会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

 

本文来源:界面新闻(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运营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400-829-9797
在线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