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全球化浪潮下,碳关税机制的推出已经成为国际博弈在气候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不断扩大的趋势,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产业链绿色化趋势将对我国及全球贸易、投资和产业链分工格局造成深远的潜在影响。 碳关税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个别行业短期的贸易成本变化,而是会沿着产业链、价值链传导,通过贸易、投资、技术研发等多维度影响,改变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和转型路径。
在全球产业低碳转型和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碳关税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表现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 从短期来看,碳关税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发挥作用。以碳关税为代表 的气候壁垒,会改变不同来源国产品的贸易条件,进而使得贸易流向发生 变化。
一是在单边视角下,当进口国自身剩余产能较大、增产弹性较高时,会导致进口替代,降低进口依赖;否则将会导致在贸易规模保持刚性 的情况下,终端市场价格上涨、出口价格下跌,结果是出口国生产者和进口国消费者利益受损,进口国政府获得税收收入。
而对双方福利的净影响则取决于商品价格弹性,以及进口国政府关税收入的使用和流转方式。
二是在小多边(气候俱乐部)视角下,气候壁垒的推出会导致俱乐部内 部成员间的贸易替代外部成员间的贸易。但如果存在歧视性标准,即俱乐部成员相应产品的碳强度没有显著优于被替代的进口品的情况下,全球总排放并不会因为采取了碳关税等气候壁垒而减少,甚至可能有所增长。
从中期来看,碳关税主要通过投资渠道发挥作用。气候壁垒的长期延续,导致贸易成本持续性变化,会改变市场对不同地区产业投资收益的 预期,进而改变全球产业投资流向。投资流向变化的影响首先涉及碳关税直接覆盖的行业,导致进口国或替代国投资增加、产能扩张,原有主要出口国投资减少、产能收缩。这种此消彼长的产业转移速度和强度取决于进口国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以及相关行业碳效与来源国产品的差异。
本国排放限额越紧,则高碳产业回流(产能扩张)的空间就越小;而碳效 水平越高(与进口产品差距越大),则产业回流动力就越强。而在气候俱乐部模式下,产业回流更可能向俱乐部中的发展中成员方转移,但考虑到其现有生产技术和产业基础能力的不足,转移速度和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达经济体成员方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绿碳神州云平台图
从长期来看,如果进一步考虑产业链传导和联动问题,高碳产业生 产、贸易和投资的变化会向上下游其他产业溢出,导致产业链核心产业 的转移,进而带动链上的其他产业随同流出。比如因钢铁出口被征收碳关税,会导致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汽车生产的全球分布格局,进而带动其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随同转移。但具体流向受到碳关税具体行业覆盖,以及产业链内部关联关系的影响。
本文来源: 维度系列-碳中和(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运营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